For English inquiry,

please email to eshop@eldage.com or
call +852 3973 2496.

合作形式

中國繩結工作坊】

編織的不只是繩結,更是文化與祝福:
深入探索中國結的獨特魅力

踏入中國結的世界,猶如翻開一卷記載著古老智慧與精湛工藝的歷史畫卷。
這門迷人的傳統藝術,並非僅僅是巧手編織的成果,
更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吉祥寓意。
讓我們一同深入探尋中國結的魅力,感受這份穿越時空的祝福。

 

 

中國結:從實用工具到文化象徵的演變

中國結,又稱絡子,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
最初,人們利用繩結來記錄事件、計算時間,
繩結在當時扮演著不可或缺的實用角色。
例如,古人會在大繩上打結以記錄牲畜的數量,
或是在不同顏色的繩子上打結來區分日期。

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結逐漸超越了單純的實用功能,
演變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一轉變與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
在農業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與自然息息相關。
他們將對自然、對生命的感悟融入到繩結的編織中,
賦予了繩結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吉祥圖案,美好寓意

每個中國結都由基本繩結組成,而這些基本結根據其形狀和意義有著不同的命名,
例如「吉慶有餘」、「福壽雙全」、「雙喜臨門」等等。
這些命名並非隨意而為,
而是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 auspicious symbolism 息息相關。
例如,「魚」與「餘」諧音,因此「吉慶有餘」結常用魚的圖案來表現,
寓意生活富足,年年有餘。
這些吉祥圖案的繩結,再搭配上其他具有吉祥寓意的裝飾,
例如玉佩、流蘇等,共同構成了中國結獨特的文化表達方式,
將人們對幸福、財富、長壽等美好願望的追求寄託其中。

 

精湛技藝,代代相傳

 編織中國結並非易事,需要運用多種編織技法,講究技巧和耐心。
從簡單的平結到複雜的鳳尾結,每一步都需要靈活的雙手和敏銳的觀察力。
古時,中國結的編織技藝通常在家族內部傳承,一代傳承一代,
這也使得中國結的製作工藝得以不斷精進。
也因為製作過程的複雜性,更顯現出中國結的珍貴與獨特。
一件製作精良的中國結,不僅凝聚了編織者的心血,
更承載著歷史的積澱和文化的傳承。


古老技藝,融入現代生活,煥發新的活力

發展至今,中國結不僅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精髓,
更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成為一種新潮的創意手工藝,
展現出多元的應用價值。

 

裝飾點綴,增添韻味

中國結造型美觀,寓意吉祥,常用於家居裝飾。
無論是掛在家中牆上,或是作為擺設點綴空間,
都能夠為生活增添一份古典優雅的韻味,
同時也象徵著對美好生活的祝福。
在節日慶典中,中國結更是不可或缺的裝飾元素,
為喜慶的氛圍更添色彩。
例如,在春節期間,人們會在家中懸掛中國結,
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在婚禮上,新人會交換用中國結編織的飾品,
象徵著永結同心,百年好合。

親手編織,體驗樂趣

近年來,參加中國結編織工作坊成為了一種時尚休閒活動,
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其中。
在工作坊中,你可以學習到各種基本繩結的編織方法,
並親手製作出精美的中國結飾品。
這些小飾物不僅可以作為個人收藏,還可以贈送給親朋好友,
傳遞一份獨特的祝福。
親手編織一件中國結,不僅可以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更能在編織的過程中放鬆身心,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編織的不只是繩結,更是心意與祝福

如果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
或是想尋找一門既能陶冶情操又能鍛鍊手腦的興趣愛好,
不妨報名參加一個中國結編織工作坊,
親手體驗這門迷人的藝術。
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手工藝愛好者,
都能夠在編織中國結的過程中找到樂趣與成就感。

 

透過親手編織,你將會發現,
中國結不僅僅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更是承載著祝福和心意的文化瑰寶。
快來開啟你的中國結編織之旅,探索這份獨特的文化魅力吧!



導師:張寶賢

擁有四十多年編結經驗,曾接受多間媒體訪問及為多間公司機構教授繩結或舉辦攤位,
精通中西繩結,深諳中國繩結背後不同的故事,亦會在傳統繩結的基礎下創作新的繩結。
她亦於九龍灣自設店舖,與大家分享繩藝作品。


工作坊內容

-  簡介繩結編織歷史
- 講解及示範繩結編織技巧
- 參加者可完成一個繩結作品

時間:2小時

名額:15 - 25 位

---


立即查詢

 

品牌合作

融合品牌元素與工藝精髓,將創新意念注入傳統工藝之中,可洽談網上推廣、影片拍攝、VIP活動等等。
按此查詢

攤位/迷你工作坊

即場製作的攤位,有助提高活動氣氛!部分手藝能為各院校、商場、宴會等提供即場工藝品製作及約20分鐘一節的迷你工作坊。
按此查詢

CSR及員工活動

可因應公司要求微調活動安排,如加強提倡企業傳承文化、因應服務對象調整活動內容、為非本地參加者提供英語支援等。
按此查詢

工藝講座/分享

師傅向參加者道出各種工藝的喜與憂,講述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工作生涯所面對過的挑戰。 過程中邀請部分參加者體驗濃縮版的體驗活動,適合人數較多的場合。
按此查詢